找到相关内容92篇,用时3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南传佛教的建寺文化(五)

    遗迹,来猜想昔日的繁华景象。而缅人放火烧佛塔的原因,据说是为了熔解取得贴在塔上的大量黄金。  如今在大城时期所留下的佛教文明,也就是素可泰遗迹﹙国家﹚公园,西元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“世界遗产...南传佛教的建寺文化(五)   王 武 烈  ○泰国的佛教与建筑文化  泰王国目前领土面积有513,115平方公里,海岸线总长约2,600公里。因为笃信佛教,全国就有二万四千多所佛寺,可说是佛寺林立的...

    王武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0052101.html
  • 北魏佛教石窟造像艺术中国化进程及成因考

    北魏佛教石窟造像艺术中国化进程及成因考  一、导言  中国文明和其它古文明兴盛与湮灭的历史不同,它一贯具有一种奇特的延续性,生命力极强,兼容性极广,无论是长达数百年的分裂、割据和战争还是异族的入侵...保存到现在的文明遗迹都有着历史层累的痕迹,始终保持着吸收、容纳、发展乃至创造的勃勃生机,像长城,像莫高窟……最突出的例子就是现存的佛教壁画辉煌夺目,可是常常剥去一层后还有前朝所绘的另一层,一朝一代层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533755429.html
  • 塑造文殊形象 普化文殊信仰

    社会进步的反映。从这一意义上说,它预示着佛教文明的复兴。普化文殊信仰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,还有赖各界人士在政府组织协调下,继续挖掘、研究、弘扬文殊思想、业绩及其在佛教中的影响、地位。在这项工作中,要特别...,学习他的聪明才智,运用智慧来面对人生、面对未来;是希望从五台山这座智慧山、清凉山汲取灵感,净化心灵。正因如此,“文殊热”无疑有着积极意义。它是人们重视知识、热爱文化、追求智慧的心理折射,是佛教吻合...

    康立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52760550.html
  • 瞿昙寺:深山里的小故宫

    先生曾说“敦煌壁画是集东方中古美术之大成,敦煌壁画代表了北魏至元一千年来我们中国美术的发展史。换言之也可以说是佛教文明的最高峰”,但是敦煌壁画的年代止于元,元以后的明清壁画,对于西北地区来说,无论从...瞿昙寺:深山里的小故宫   来源:中国西藏  作者:文·图/程德美   引言:偏居青海一隅的瞿昙寺,在历史上有着极高的名声。明朝13帝,多少宠爱在其身。在这样一个藏传佛教寺院里,有着仿明故宫的汉式...

    程德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04269112.html
  • 传教士与古格王国的覆灭

    文明》[M],成都:四川人民出版社,2000年,第220—221页。)   由于科日和他的后继者们的不懈努力,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,阿里成为了整个西藏的一个重要佛教中心:“1076年,古格国王孜德在...像古格这样具有悠久历史和辉煌文明的国家的倾覆,无论如何都是一桩憾事,但从这一事件相当有效地阻止了西方基督教对藏传佛教的颠覆活动,也相应地阻止了西方殖民者对西藏的全面渗透的角度看,也未始不是一件好事。...

    喻天舒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65470041.html
  • 叶小文:世界佛教论坛 续佛慧命的期待

    往往以民族文化的颓废和民族精神的萎靡为先兆。近现代欧洲的崛起,就是以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为先导的。反求诸己,尽管佛教从来没有“惟我至上、舍我其谁”的狂妄,却向来有爱国爱教、“报国土恩”的传统。佛教文明作为...净化人类个体的心灵,使智慧开放、烦恼解脱、觉悟圆满;以五戒、十善、四摄、六度的修持,来净化人类相依共存的生活环境,使国土庄严、众生安乐。佛教文化在中华文明重放光芒的过程中,应该也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。 ...

    叶小文 ( 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)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61073173.html
  • 我们应该如何提倡素食?

    和地区的文化特色和文明程度。从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来讲,素食的推广与大众化,是现代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表征。从佛教文化的发展角度来讲,素食群体的扩大,是佛教文明发达的标志,反之亦然。而从现在越来越多的...起文明之伪,人性的尊严就体现在对本性的克服方面。 对一个学佛的人或者说是有佛教信仰的人,就没有必要浪费时间讲上面的道理了。佛是两足尊,福慧俱足,福慧从哪里来,从悲智来,从慧得福,由智开慧。学佛当然也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观点|佛教视角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544174240.html
  • 从大乘经看佛陀的教育方法与精神

    视察,却不难发现,世界愈文明,人类身心愈是痛苦,所以,大乘佛教教育,希望对人类提供什么样的关怀?这是身为佛弟子的我们所关心之课题。   中国佛教主要承袭印度大乘教法,且在中国蓬勃发展,有如雨后春笋般...并且进一步摄汰圆融。本来尊重 自由思索是早期印度奥义书(Upanisad)思想的优良传统。古代印度民族如果没有那份珍 重悲智的心情,也许后来根本就不会有新的佛教文明出现。在佛教思想成长过程中,自然免...

    如悟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364979641.html
  • 漫谈佛教的发展与学佛修行

    佛教文明带回了中国;像鉴真和尚,他六次东渡,把中国的佛教传到了日本,对日本佛教和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。在世界文明的交流中,这些高德大僧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。他们是那个时代了不起的宗教领袖和思想领袖,...  漫谈佛教的发展与学佛修行——一诚法师   西汉末年佛陀口述的佛经就已传入中国,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,当时只是口传,文字的书籍并没有传过来。佛教传入中国后,借助于汉文化、汉字、纸张以及印刷术...

    一诚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71684673.html
  • 传正法师:饮曹溪法水 振南华宗风

    初具规模的小丛林,并于1998年被评为广东省“佛教文明寺院(庵)”。   传正法师在汕头期间,得到政府信任和四众弟子的支持,被推选为汕头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、汕头人大代表、潮阳市佛教协会副会长。 ...   传正法师:饮曹溪法水 振南华宗风   传正法师俗名林培庵,号基岩,1944年出生于广东省惠来县狮石乡。传正法师的俗家,一直有信佛的传统,父亲是名教师,笃信佛教,母亲吃素几十年,虔诚...

    传正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503888799.html